栏目导航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中考会考网 > 报考指南 > 文章正文
 
中考化学热点题型透视
福建招考网整理自:fjsedu.com 2005-11-4 8:37:40
中考化学试题的趋向是:突出“学为主体”的原则,贯彻“学以致用”的思想,在题中创设新的情景,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、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,培养学生更多的关心社会,关注热点的情感。

  一、实用型试题

  例1(云南中考题)在发面做馒头时,如果发酵时间过长或者过短,都会影响馒头的质量。家里有碱面(Na2CO3)和小苏打(NaHCO3)。如果让你使用碱,应选哪一种,为什么?(假设发酵生成的酸的化学式为HA)。

  解析:发酵时间过长,意味着生成的酸多了,应用Na2CO3,因为一分子Na2CO3能消去2分子HA(Na2CO3+2HA=2NaA+CO2↑+H2O),这样蒸出的馒头不会酸;发酵时间过短,意味着生成的酸少了,应用NaHCO3,因为一分子NaHCO3只能消去一分子HA(NaHCO3+HA=NaA+CO2↑+H2O),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气泡。

  评注:发面蒸馒头,这是生活中常遇到的。命题者将碱面和小苏打的碱性渗透其中,旨在考查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,充分体现了“学以致用”的教育思想。

  二、新情境试题

  例2(河北省中考题)被称为“绿色氧化剂”的过氧化氢(H2O2),俗称双氧水,是一种无色液体,常用作氧化剂、消毒剂和漂白剂等。在较低温度和少量催化剂(如MnO2)条件下,它能迅速分解,生成氧气和水。请回答下列问题:

  (1)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。

  (2)若在实验室用双氧水代替氯酸钾制取O2,可采用实验室制取____气体的反应装置,主要理由是______。

  解析:根据题给信息,双氧水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:2H2O2MnO22H2O+O2↑。

  反应装置的设计应从两个方面考虑:(1)H2O2是液体,催化剂MnO2是固体;(2)反应条件:“较低温度”,即不需要加热。由此联想初中化学中制取气体的几种装置,与之类比不难发现与制H2或CO2的装置相似。

  评注:本题是一道新情境试题。命题者在给出信息的同时,将新知识渗透其中,设计出平常教学中未曾见过的新情境。这类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接受、处理和迁移能力。

  三、开放型试题

  例3(辽宁省中考题)根据下列各步实验操作及产生的现象,推断下列物质:Na2CO3加①白色沉淀加适量沉淀溶解加③白色沉溶液溶液A②溶液放出气体溶液淀B①___②___③____A_______B______

  解析:在初中知识范围内,题中A物质是难溶性的碳酸盐,B物质则是BaSO4或AgCl。由于题目对A、B及①、②、③等物质没有作任何限定,所以使答案具有多种可能。可能答案有以下五组:

  评注:本题是一道高度开放的物质推断题。这类试题给学生作答留有很宽广的空间,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、不同侧面,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。

  四、探究型试题

  例4(江苏南通市中考题)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,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,例如,(1)实验室制气装置都要检查气密性。(2)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,溶液质量都增加。你还能总结出哪些规律?试写出两条(不重复课本中已总结出的原理或规律):

  (1)________________(2)_________________

  解析: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出发,可寻得“给试管里的液体、固体加热,都要预热”、“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均要验纯”等规律。从化学反应条件出发,可以得出“用H2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都需要满足加热或高温的条件”等规律。从化学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出发,可以得出“铁与盐酸溶液、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,铁的化合价都显+2价”、“复分解反应中,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”等规律。

  评注:该题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一道探究性试题。解答的关键是在弄清示例归纳思路的基础上找准着眼点,并由着眼点展开发散联想、归纳比较,最终探究获得答案。

  五、环保型试题

  例5(四川省中考题)发展绿色食品,避免“白色污染”,增强环保意识,是保护环境,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措施。通常所说的“白色污染”是指()

  A.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尘

  B.石灰窑放出的白色粉末

  C.聚乙烯等白色塑粒垃圾

  D.白色建筑材料垃圾

  解析:“白色污染”是指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。由于它们很不容易分解,所以会破坏土壤结构,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。

  评注:本题通过“白色污染”对人类环境的破坏,唤起同学们关心自然,爱护环境的情感。既考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,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环保教育。

  六、科技型试题

  例6(安徽省中考题)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,在700℃时制造出了纳米级金刚石粉末。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《科学》杂志上,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“稻草变黄金”。同学们对此的一些“理解”,不正确的是()。

  A.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

  B.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

  C.CCl4是一种化合物

  D.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

  解析:根据题目所给信息,CCl4和钠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:CCl4+Na700℃NaCl4+C。这个反应显然是置换反应,生成物中的金刚石是碳元素的非金属单质。所以本题应选A。

  评注:本题以科技新成果“稻草变黄金”为背景进行设计命题。题目重在考查学生接受、处理、迁移新信息的能力。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
·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
·北京民办高校名单
·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
·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
·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
·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
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-中华人民共和国教
·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
·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
·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
·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
·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
·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
·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-6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-5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-4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-300强
·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-200强-中国校友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(本科)名单
·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
·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